1.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2.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3.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4. 少陰病,欬而下利,譫語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5.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6.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7.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8.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
9.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10.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11.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12.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13.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14.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15.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16. 少陰病,吐利,燥煩,四逆者,死。
17.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18.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心煩而躁者,死。
19.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20.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21.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22.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23.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24.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25.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方見前)
26. 少陰病,脈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榮衛不和,故也。當歸四逆湯主之。
27.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28.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29.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足陽明。
30.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31.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猪膚湯主之。
32.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33.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痛引喉旁,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34. 少陰病,咽中痛,脈反浮者,半夏散及湯主之。
35.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36.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猪膽汁湯主之。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37.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38. 少陰病,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39.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40.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欬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猪苓湯主之。
41.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42.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43.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44.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45.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46. 少陰病,下利,脈微濇,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