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臟腑之診也。師曰。脈乃氣血先見。氣血有盛衰。臟腑有偏勝。氣血俱盛。脈陰陽俱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濇。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陽迫氣血。則脈數。陰阻氣血。則脈遲。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憑脈變。欲知病變。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診。病無遁情。
2.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氣血。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流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俱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蓄。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查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臟腑。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於賢人。
3. 師曰。平脈大法。脈分三部。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沉部分經。以候五臟之氣。中部分經。以候六腑之氣。
4. 師曰。脈分寸關尺。寸脈分經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尺脈分經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故曰陰陽。關上陰陽交界。應氣血升降。分經以候中州之氣。
5.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至脈來。為難治。
6.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臟傷。故知死也。
7.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故曰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8.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也。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9. 北方腎脈其形何似。師曰。腎者水也。其脈沉而石。腎病自得此脈者。愈。若得實大者。則劇。何以知之。實大者。長夏土王。土剋北方水。水臟立涸也。
10. 師曰。人迎脈大。趺陽脈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陽平等為逆。人迎負趺陽為大逆。所以然者。胃氣上升動在人迎。胃氣下降動在趺陽。上升力強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為逆。大逆則死。
11. 師曰。六氣所傷。各有法度。舍有專屬。病有先後。風中於前。寒中於背。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霧客皮腠。濕流關節。極寒傷經。極熱傷絡。風令脈浮。寒令脈緊。又令脈急。暑則浮虛。濕則濡濇。燥短以促。火燥而數。風寒所中。先客太陽。暑氣炎熱。肺金則傷。溼生長夏。病入脾胃。燥氣先傷。大腸合肺。壯火食氣。病生於內。心與小腸。先受其害。六氣合化。表裏相傳。臟氣偏勝。或移或干。病之變證。難以殫論。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12.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夫色合脈。色主形外。脈主應內。其色露藏。亦有內外。察色之妙。明堂闕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闕庭推而上之。五色應五臟。如肝色青。脾色黃。肺色白。心色赤。腎色黑。顯然易曉。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難與為言。
13. 色青者。病在肝與膽。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黃白者。半死半生也。
14. 色赤者。病在心與小腸。假令身色赤。明堂色微黃者。生。黑者。死。黃黑者。半死半生也。
15. 色黃者。病在脾與胃。假令身色黃。明堂色微白者。生。青者。死。黃青者。半死半生也。
16. 色白者。病在肺與大腸。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17. 色黑者。病在腎與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黃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18. 闕庭脈色青而沉細。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隨轉者。病在膽。
19. 闕庭脈色赤而沉細。推之參差不齊者。病在心。赤而橫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腸。
20. 闕庭脈色黃。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21. 闕庭脈色青白。推之久不還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腸。
22. 闕庭脈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變者。病在腎。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23. 明堂闕庭色不見。推之色紫青者。病在中焦有積。推之明於水者。病在上焦有飲。推之黑赤參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熱。
24. 問曰。色有內外。何以別之。師曰。一望而知之者。謂之外。在明堂闕庭。推而見之者。謂之內。
25. 病暴至者。先形於色。不見於脈。病久發者。先見於脈。不形於色。病入於臟。無餘證者。見於脈。不形於色。病痼疾者。見於脈。不形於色也。
26. 問曰。色有生死。何謂也。師曰。假令色黃如蟹腹者。生。如枳實者。死。有氣則生。無氣則死。餘色仿此。
27. 師曰。人秉五常。有五臟。五臟發五聲。宮。商。角。徵。羽是也。五聲在人。各具一體。假令人本聲角變商聲者。為金剋木。至秋當死。變宮。徵。羽。皆病。以本聲不可變故也。
28. 人本聲宮變角者。為木剋土。至春當死。變商。徵。羽。皆病。
29. 人本聲商變徵聲者。為火剋金。至夏當死。變宮。角。羽。皆病。
30. 人本聲徵變羽聲者。為水剋火。至冬當死。變角。宮。商。皆病。
31. 人本聲羽變宮聲者。為土剋水。至長夏當死。變角。商。徵。皆病。
32. 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聲先變者。初變可治。變成難瘳。詞聲之妙。差在毫釐。本不易曉。若病至發聲則易知也。
33. 師曰。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34. 病人長嘆聲。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處。聲唧唧而嘆者。身體疼痛。問之不欲語。語先淚下者。必有憂鬱。問之不語。淚下不止者。必有隱衷。問之不語。數問之而微笑者。必有隱疾。
35. 實則U+8B9D語。虛則鄭聲。假令言出聲卑者。為氣虛。言出聲高者。為氣實。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滿痛。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滿痛。欲言聲不出者。咽中腫痛。
36.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而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少穀神。雖困無苦。
37.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38.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39.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榮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搏。名曰沉。
40.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41.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42. 師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43.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何以知之。師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44. 問曰。脈病欲之愈未愈者。何以別之。師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
45. 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假令濡而上魚際者。宗氣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墜。為難治。
46.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47.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假令脈遲。此為在臟也。
48. 寸口脈浮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49. 寸口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熱。風為虛。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
50. 問曰。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也。師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也。何謂陽脈不足。師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何謂陰脈不足。師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濇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51.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於上名曰潔也。濁邪中於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虛微。裏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裏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薰。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52.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53.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54. 寸口脈浮而大。有熱。心下反硬。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甚。脈遲者。尚未可攻也。
55.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師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緊。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56.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師曰。脈大而浮數。故不戰而汗出解也。
57.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師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58.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師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數而解者。必能食也。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59.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60.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未欲解也。若脈和。其人不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61.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知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宜下之。
62. 師曰。病家人請雲。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凡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凡裏有病者。脈當沉細。今反浮大。故知愈也。
63. 師曰。病家人請雲。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64.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得此吐利。師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為災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