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經典 /

卷13 辨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1.問曰。血痹之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之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寸口微濇。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2.血痹。陰陽俱微。或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 【黃耆桂枝五物湯方】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3.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4.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裏虛也。

5.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6.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7.男子脈浮弱濇。為無子。精氣清冷。

8.失精家。少陰脈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者。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者。男子則失精。女子則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龍骨三兩牡蠣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 【天雄散方】天雄三兩炮白朮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匙,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9.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

10.人年五六十。其脈大者。病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也。其脈小沉遲者。病脫氣。疾行則喘渴。手足逆寒者。亦勞之為病也。

11.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者。小建中湯主之。

  •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飴糖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12.虛勞裏急。諸不足者。黃耆建中湯主之。

  • 【黃耆建中湯方】
    即前方小建中加黃耆一兩半。氣短胸滿者,加生薑一兩;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大便秘結者,去大棗,加枳實一兩半;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

13.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腎氣丸主之。

  • 【腎氣丸方】地黃八兩薯蕷四兩山茱萸四兩澤瀉三兩牡丹皮三兩茯苓三兩桂枝一兩附子一枚炮
    上八味,搗篩,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飲者,白飲下之。

14.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 【酸棗仁湯方】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藭一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15.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蟅)蟲丸主之。

  • 【大黃(蟅)蟲丸方】大黃十兩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蝱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蟅)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16.女勞。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其腹脹如水狀。大便溏而黑。胸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 【硝石礬石散方】硝石熬黃礬石燒各等分
    上二味,為散,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大便黑,小便黃,是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