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2.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3.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4.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5.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6.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素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7. 傷寒,六七日,脈遲,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8.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9.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10.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知自愈。
11.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12.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為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圓主之,又主久利。
13. 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脇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14. 病者,手足厥冷,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15.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16.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燥,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17.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18.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19.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20.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則死。
21. 傷寒,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22.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不可灸之。
23.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24. 傷寒,手足厥逆,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加人參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附子湯主之。
25.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復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26.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冷者,四逆湯主之。
27.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蔕散。
28.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却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29.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人參附子湯主之。不差,復以人參乾薑湯與之。
30.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1.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麻黃升麻湯主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32.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33.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者,為欲愈。脈緊者,為未解。
34. 下利,手足厥逆,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35.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圊膿血,柏葉阿膠湯主之。
36. 下利清榖,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37.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38.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榖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39.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40.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41.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42. 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43.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44. 下利,其人虛極者,白頭翁加阿膠甘草湯主之。
45.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46.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47.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48.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49. 下利,腹痛,若胸痛者,紫參湯主之。
50.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51.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52.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53.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方在前)
54.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55.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56.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57.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58.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59.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60.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61. 噦逆,其人虛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62. 諸嘔,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63. 便膿血,相傳為病,此名疫利。其原,因於夏,而發於秋,熱燥相搏,逐傷氣血,流於腸間,其後乃重,脈洪變數,黃連茯苓湯主之。
64. 病人嘔吐涎沫,心痛。若腹痛發作有時,其脈反洪大者,此蟲之為病也,甘草粉蜜湯主之。
65. 厥陰病,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繞臍而痛,手足厥冷,是其候也。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66. 寒疝,腹中痛,若脇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67. 寒疝,腹中痛,手足不仁。若逆冷,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者,烏頭桂枝湯主之。
68. 病人睪丸偏有大小,時有上下,此為狐疝,宜先刺足厥陰之俞,後與蜘蛛散。
69. 寸口脈浮而遲,浮則為虛,遲則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
70. 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為氣,數則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71. 消渴,小便多,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者,腎氣丸主之。
72. 消渴,脈浮有微熱,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73. 消渴,欲飲水,胃反而吐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74. 消渴,欲得水,而食飲不休者,文蛤湯主之。
75. 小便痛悶,下如粟狀,少腹弦急,痛引臍中,其名曰淋,此熱結在下焦也,小柴胡加茯苓湯主之。